廣州公布73個數字和實體經濟融合優秀案例,智慧交通占比最高
部分入選案例
南都科創記者根據融合應用案例領域進行梳理發現,其中有57.5%(42個)的案例都與智慧城市領域相關,包括交通、安防、新零售、社區、校園等具體場景。其中智慧交通相關案例最多,共有14個,占全部案例比例接近20%。
具體來看,智慧交通方面的上榜案例涵蓋了出行場景研究、道路規劃、服務平臺打造、多模式調度等應用。其中有部分是2019年剛剛完成落地的項目,如廣州廣電運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廣州地鐵智慧車站創新應用示范”、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廣州市軌道交通智慧地鐵示范站建設及穗騰OS1.0應用示范”等。兩項案例都與2019年9月正式上線的廣州智慧地鐵示范車站有關。
據南都科創此前報道,2019年9月,廣州智慧地鐵示范車站在廣州地鐵三號線、APM線廣州塔站和二十一號線天河智慧城站正式上線,現場發布了全國首創的軌交智慧操作系統穗騰OS1.0。
據介紹,穗騰OS1.0實現了站內各類設備系統的智能感知、數據交互、智能分析及聯動運作,構建車站各系統設備之間的集成化設備管理模式。對市民而言,可體驗到智能安防、智能客流引導、智能站務管理、無感票務、智能照明等多項功能。
此外,由廣州方緯智慧大腦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承擔建設的南沙交通大腦示范項目也榜上有名。該項目可精準掌握車道級交通容量、需求、狀態,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提供輔助決策支持,同樣在2019年9月投入使用。
作為智慧城市另一大典型場景,安防領域的上榜案例也不少,如基于大數據技術的犯罪時空預測和事物行為蹤跡分析聯動管理系統、非警務移車話務智能化服務項目、廣州市社會治安視頻云服務平臺等。除智慧城市領域外,上榜的案例還包括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在線教育等領域。
2019年底,在由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舉辦的《2019智能+驅動創新協同發展高峰論壇》上,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科創工作室研究推出《大灣區科技與城市融合度報告》,同期發布了首屆《大灣區智慧城市應用度榜單》,其中挖掘出的廣州廣電運通、廣州驢跡科技、廣州影子科技等公司應用案例再次登上此次官方發布的優秀案例名單。
《大灣區科技與城市融合度報告》指出,調研顯示,當下已有越來越多的智慧城市應用在城市中實際落地,其中交通和安防是應用最多的兩大領域。與此同時,由于智慧城市本身的高度復雜性,以及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技術加入帶來的巨大改變,當前廣州智慧城市建設仍面臨技術發展、安全風險、居民信任、政府政策、體制機制等9大方面的問題挑戰。這些問題的討論與解決,仍需城市居民、政府、企業與其他相關社會機構共同參與,通過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城市居民心目中的未來城市。